(供稿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和交叉科学研究院刘红荣、程凌鹏团队与中科院微生物所黄力团队在古菌病毒结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论文“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a spindle-shaped archaeal virus with a seven-fold symmetrical tail”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简称PNAS)。
SSV19由2000余个主衣壳蛋白VP1分子链接成7条左手螺旋的带状结构盘旋成纺锤形衣壳结构,其尾部由7次对称的喷嘴蛋白C131、连接蛋白B210及尾刺蛋白VP4组成。这也是病毒结构研究领域首次发现7次旋转对称的病毒衣壳结构。SSV19尾部蛋白的高度糖基化、尾部和衣壳之间的脂质分子及其喷嘴蛋白与噬菌体门户蛋白结构的相似性为理解纺锤形病毒的组装、基因组的包装、宿主识别及基因组的释放等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古菌病毒因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结构解析工作被认为是最难的病毒结构研究课题之一。在团队这项研究发表之前,国际上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得到纺锤形病毒结构的分辨率普遍都很低。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局部重构的高精度算法与大规模高效计算软件为古菌纺锤形病毒近原子分辨率结构解析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韩阵、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袁琬娟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我校程凌鹏、刘红荣、中科院微生物所的黄力三人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119439119